用友王文京:創(chuàng)業(yè)是一種堅持

2008-05-04 15:30:29      s1985

    “這二十年我們還算順利”

    經濟觀察報:二十年中,有無數民營企業(yè)都最終失敗,用友能夠幸存下來的原因是什么?

    王文京:我覺得跟公司的經營理念有關系。我們的經營理念中有兩句話,我覺得非常重要,第一句話,立足長遠、共同發(fā)展;第二句,持續(xù)創(chuàng)新、均衡發(fā)展。我們每個發(fā)展階段,包括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立足于要做一個長遠的公司,做一個能夠有更大發(fā)展和貢獻的公司,所以我們的策略、思維都是從長遠來考慮。立足長遠說起來容易,但是真正做到不是那么容易。基于這種思維來做事情和不基于它來做事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第二,我們一直強調持續(xù)創(chuàng)新,不是一次兩次創(chuàng)新,而是要持續(xù)不斷創(chuàng)新。同時,不能只顧創(chuàng)新,而不去顧及公司整體的平衡發(fā)展。

    經濟觀察報:這種思維是從一開始就有嗎?

    王文京:應該說很多年前我們就確立了這樣一個理念。剛開始的時候,盡管沒有總結出這幾句話,但也是按照這種意識來發(fā)展公司的。

    經濟觀察報:你覺得其他公司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王文京:二十年間有很多很成功的公司,有些比我們更成功。當然也有一些失敗的公司,有些因為體制,有些因為商業(yè)策略,有些因為經營結構,但是這些問題背后,是經營理念層面的問題?;诓煌砟顣胁煌纳虡I(yè)決策和商業(yè)行為。

    另外,跟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專注和持續(xù)也有一定關系。但是僅僅靠你自己也不夠,你還是要有一個團隊跟你一起做。

    這二十年,我只能說我沒有犯太大的錯誤,小錯誤還是有的,我的看法是這樣。

    經濟觀察報:你怎么保證自己不犯大的錯誤?

    王文京: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經營理念去指導你;第二,做重大決定的時候,你要考慮得更周全一些。

    經濟觀察報:這種理念有沒有動搖的時候?比如說我們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要做一個好人這樣的理念,但是很多人沒有變成好人。

    王文京:(笑)好人還是大多數,很多人還是堅持做。

    經濟觀察報:我想問的是,在二十年歷史中,你有沒有動搖過。

    王文京:有過動搖。1993年和1994年的時候,我們也曾經考慮過改行去投資別的行業(yè),去多元化經營。但當時我們也沒有把軟件業(yè)務放棄,有一批人在做,我自己要去做房地產。但是很快就調整過來了。那屬于業(yè)務方向的一些思考和嘗試,也許當時真的堅持去做房地產,說不定現在發(fā)展得更好(笑)。

    經濟觀察報:是怎么調整的呢?

    王文京:一是后來整個房地產大勢下來了;另一個是發(fā)現做房地產業(yè)務,跟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是有差別的,我覺得自己還是適合做軟件。

    經濟觀察報:你從2005年開始做移動商務,這是另一種多元化方案,還是同用友的大方向相關?

    王文京:如果你要分得很細,也可以說是多元化;但我覺得軟件和服務越來越融合,應該算是比較相關的。

    經濟觀察報:這些重大的決定,你是如何做出的呢?同你的性格有沒有關系?

    王文京:跟性格有沒有關系,我沒有去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決定是不是正確,只能相對來說。相對我們現在的發(fā)展,或者如果我們按現在的標準——你覺得現狀還可以的標準去看待,我們這個決定還是對的。但如果是一個更高的標準,還是有很多錯誤的決定。

    經濟觀察報:你做過最艱難的決定是什么?

    王文京:怎么說呢,這么多年走過來,沒有覺得有特別艱難才做出來的決定,雖然也有很多的決定需要協(xié)商。我的很多決定,是順勢而為,感覺到應該這樣、應該這么發(fā)展,然后就這么決定了,沒有說覺得很艱難、非要做出什么決定,目前還沒有。

    經濟觀察報:你有沒有感覺很煎熬的時刻?

    王文京:還好吧,偶爾會有,但不是很多。創(chuàng)業(yè)早期有一些團隊波動,那時候有一段煎熬時期,但總的來講,還沒有特別煎熬的時候。我應該說是比較順利。

    經濟觀察報:原因是什么?

    王文京:原因我覺得有兩個。第一,總體來講我們走得還是比較穩(wěn)當的,沒有大起大落。第二,可能跟個人的心態(tài)有關系。做企業(yè)不可能不遇到難事,但是在對待難事上,每個人的心態(tài)可能不一樣。

    經濟觀察報:你身上有沒有一些特殊的東西,使得這二十年比較順利?

    王文京:我覺得可能有幾個東西,一個是還算比較執(zhí)著,堅持做這一個行業(yè)。然后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里面,堅持了二十年。第二,我覺得自己對這個領域的商業(yè)感覺還可以。盡管我是學財經的,但是對這個領域的商業(yè)感覺,方向上還是可以的。其他的我覺得要靠大家的努力。

    經濟觀察報:做各種決定時,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錯了怎么辦?

    王文京:誰都不敢保證自己的決定100%正確。如果發(fā)現錯了,及時修改過來,也沒有什么。像我們當時要去搞房地產,后來發(fā)現自己根本不適合去做,調整回來之后,我們就更堅定了做軟件。

    經濟觀察報:在過去二十年歷史中,有哪些關鍵的轉折點?

    王文京:我覺得要劃這樣的點的話,最大的一個點是1988年創(chuàng)立用友;第二個點,我認為是我們在1990年代的中后期開始從財務軟件往ERP管理軟件轉型;第三個點是公司上市;再一個,我覺得去年我們做的員工持股工作也是一個關鍵點,我們有1000名員工開始擁有公司的股權。

    “商業(yè)不僅是一種思維,它更多的是一種實踐”

    經濟觀察報:二十年前的王文京和二十年后的王文京有什么變化?

    王文京:我沒有這么去思考過,如果說有變化,就是現在要從容一點。那個時候,因為剛剛出來,有很高的熱情和期望,心態(tài)相對來講還是比較急迫的?,F在從容一點,也可能跟年齡有關系,說明我還是正常的。

    經濟觀察報:就是說,做公司沒有讓你變得不正常。

    王文京:對,我基本正常。

    經濟觀察報:那這二十年里,你的學習方式是怎樣的?

    王文京:學習還是來自于客戶、商業(yè)伙伴,還有周邊做的更好的標桿企業(yè)。很多東西,包括對市場的判斷,我覺得是來自于客戶的。跟周邊的企業(yè)平常會有一些交流,從他們那里也學到一些東西。

    經濟觀察報:比如說呢?

    王文京:一些戰(zhàn)略方向上的選擇和判斷,很多最終來自于客戶。坐在辦公室里面判斷不出來;我們國內有很多商業(yè)伙伴,他們對我們也有很多很好的建議,包括批評,等等。

    經濟觀察報:你現在還在花大量的時間來接觸客戶嗎?

    王文京:每周至少要見兩次以上,因為我覺得不見客戶可能會有問題。

    經濟觀察報:很多公司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很好的創(chuàng)業(yè)者,但卻不一定是很好的企業(yè)家。你自己如何完成這個轉變?

    王文京:這個界線很難分出來。我覺得到現在我也沒有完成整個創(chuàng)業(yè)過程。實際上,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不僅僅指的是最初始的建立公司,企業(yè)的整個發(fā)展,始終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比如說開始我們做財務軟件,然后開創(chuàng)管理軟件業(yè)務,現在我們開創(chuàng)在線服務、開創(chuàng)移動業(yè)務,其實都是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

    創(chuàng)業(yè)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至于你是不是企業(yè)家,那是外界給予的評價。我一直認為,我現在離企業(yè)家還有很大差距。

    經濟觀察報:你覺得企業(yè)家的標準是什么?

    王文京:我沒有很清晰的標準。但真正的企業(yè)家,我想起碼他所領導的企業(yè),在行業(yè)內一定是領先的;在發(fā)展水準上,應該是世界標準的;發(fā)展的規(guī)模,也是要達到相當量級的;這個企業(yè)是要有很好的文化的;這個企業(yè)必須是長壽的;然后這個人,在企業(yè)整個建立發(fā)展過程中,都發(fā)揮了很關鍵的作用;還有,應該說除了家庭生活,他全身心都放在企業(yè)和事業(yè)上。起碼是這樣一些標準。

    經濟觀察報:那么,好的領導者是什么標準?

    王文京:我覺得,第一要有很好的遠見;第二自身要有很好的精神;第三,他有很強的團隊組織領導能力,他能很好地去建立一個組織的文化;另外,他對所處的行業(yè)是精通的。

    經濟觀察報:你覺得你符合嗎,或者誰比較符合呢?

    王文京:我正在往這個方向上努力。我希望能夠達到這樣一個境界。

    經濟觀察報:企業(yè)家會思考什么是企業(yè)家精神嗎?

    王文京:我相信他們會思考的。更多的時候,(他們)都是從實際事情,而不僅僅是精神層面去思考。比如說他要怎么樣對待他的客戶,怎么樣對待他的伙伴,怎么對待他的股東,他自己想做成什么樣……從這樣的角度去思考。在這個過程之中,其實他思考的很多東西,就是企業(yè)家精神所要求的。而且不光只是一種思維,更多的是一種實踐。

    經濟觀察報:對你個人而言是這樣嗎?

    王文京:我覺得企業(yè)家應該是思想和行動的結合。

    經濟觀察報:你還會思考一些類似于此的比較宏大的問題嗎?

    王文京:有的時候我會思考,民營企業(yè)這樣的組織真正的價值在哪里。這個組織里面關鍵的組成者,比如說客戶、員工、伙伴,所在的社區(qū),政府和社會,這樣一些群體或者叫利益相關體,你應該如何去對待?你要基于什么樣的理念和思想去對待?包括怎么處理同客戶、員工和股東的關系,這是企業(yè)中最基礎的三個關系。我會思考這樣的問題,也會思考公司對整個社會的意義和價值在什么地方。

    經濟觀察報:思考出的結果是什么?

    王文京:我覺得有些問題,已經在我們經營方向上體現出來了。比如我們的經營方針里有一條,叫客戶滿意、員工發(fā)展、股東增值。

    比如說講到社會發(fā)展的問題,經過二十年的發(fā)展,從兩個人的公司變成7000人的集團公司,我們應該說對中國軟件產業(yè)有一定的貢獻。我們現在做的管理軟件,實際上是在為全國大大小小的60多萬家企業(yè)和政府機構,為它們的信息化提供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這種感覺是蠻好的。

    經濟觀察報:是不是你的成就感主要來自公司?

    王文京:從我來講,成就感主要來自于服務的企業(yè),因為其他我也沒做什么,也找不到什么成就感。

    經濟觀察報:很多人創(chuàng)業(yè)初期,都是饑餓感在驅使。但到了今天,你的動力是什么?

    王文京:剛開始的時候,除了要改變自己的狀況,我當時最大的動力,還是想創(chuàng)辦一個企業(yè),去發(fā)展它,這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天對我來講,動力是怎樣把用友從目前的水平發(fā)展成世界級的軟件企業(yè)。在國內我們從零開始,發(fā)展到今天,我們在國內或者亞太區(qū)已經走在前面,但這還不是我最后的目標,我希望在這個基礎上把用友發(fā)展成世界級的軟件企業(yè)。我覺得用友具備這樣的能力,這也是我們的夢想。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會蠻愜意的。

    經濟觀察報:這個說法很公關。

    王文京:你可以問用友內部,我很多文章都是這么講的,這是內心的感受。在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身上,在中國的土地上,發(fā)展出一個世界級的企業(yè),而且是現代產業(yè),不是傳統(tǒng)產業(yè),確實對我們有很大的吸引力,對我自己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也把這個作為自己的發(fā)展路徑。

    我認為一定要在學習歐美、日韓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文化,走出一條新路。這也是為什么用友2008年提出客戶經營的策略。我很清楚歐美的軟件企業(yè)怎么做,他們的商業(yè)模式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我也很清楚,他們的商業(yè)模式也存在很多問題,仍然面對很多的挑戰(zhàn)?,F在我們就是希望建構起一個比他們的商業(yè)模式更具競爭力的商業(yè)模式。如果還按已有的商業(yè)模式去經營,我們可能很難超越。但如果創(chuàng)新出一些新的商業(yè)模式,而且最后形成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那我們就完全可以超越它們了。

    經濟觀察報:你憑什么認為客戶經營是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能夠超越國際上的對手?

    王文京:信心來自于客戶,我很多學習來自于客戶。用友第一次轉型,從財務軟件往ERP轉型,就是來自于客戶的需求。今天客戶要求的,不再只是說你有一個好的ERP給它就行,還要有一個好的服務,而且是持續(xù)不斷的服務??蛻暨@樣的要求,促使我們轉變商業(yè)模式。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希望為客戶提供全面、深入、主動,而且是長期的服務,那么我們就必須轉到以客戶為中心。而且這個轉移,不僅僅是理念上的,它需要一個經營體系,從經營理念到業(yè)務流程、組織架構、資源配置一整套系統(tǒng)的支撐。

    “商業(yè)是作用于社會的最有效率的方式”

    經濟觀察報:坦率的講,你覺得商業(yè)枯燥嗎?

    王文京:商業(yè)不枯燥。比如我覺得寫作很不容易,但是你興致盎然。商業(yè)是一種很積極的力量,可以為社會創(chuàng)造很大價值。它是社會活動的一種,它對社會有很直接的效益和價值,也很有意義。

    我之前是機關干部,做了若干年企業(yè)之后,我開始去體會什么是商業(yè),什么是企業(yè)。最后我想通了一件事情,所謂的商業(yè)或者企業(yè),就是用商業(yè)或企業(yè)這樣一種方式,這樣一種高效率的機制,去從事某一項社會事業(yè),本質來講就是這樣一回事。就好像學者做研究、政治家理政一樣,企業(yè)家做商業(yè),就是去構建某一項社會事業(yè),而且同時創(chuàng)造財富。

    他們采取了企業(yè)或者商業(yè)這樣一種機制或方式,去從事這項社會活動。因為,這樣一種方式,是最有效率的。比如說用友,它是一家軟件公司,是商業(yè),同時也是一項事業(yè),我們在發(fā)展中國軟件業(yè),只不過我們不是通過研究所的方式,而是用一個企業(yè),用一個盈利的、可以增長的方式去做。我們這樣做因為這種方式是最具效率的。

    經濟觀察報: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

    王文京:我覺得,它的本質就是這樣。任何人或任何組織,都要參與他所處時代的社會發(fā)展,只是大家參與的方式不同,如果我選擇學者的方式,我就用研究的方式參與,如果我選擇做公務員做政治家,那么我就用政治的方式去參與社會運作。但我選擇經商,選擇企業(yè),用盈利的方式去參與。

    第二,我發(fā)現,歷史上最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在它所處的時代,對社會做出了最大貢獻、創(chuàng)造了最大價值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就會成為偉大的公司,就會成為世界級公司。比如當年的福特為什么能夠成為一家全球范圍內的偉大公司?因為福特當年把汽車變成了日常消費品,把一種交通工具引入了每個家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IBM為什么成功?因為它的一套系統(tǒng),把全世界運轉起來;微軟為什么成功?微軟把信息技術普及到每一張辦公桌上、每一個家庭內,提高了人的辦公效率,帶給人新的工作方式。所有偉大的公司一定是在它所在的時代為這個社會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價值。

    而且商業(yè)也不可能枯燥。商業(yè)天天在變,時時創(chuàng)新,不確定性很強。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王的世界

        在王文京的內心世界中,一定有一塊龐大的角落,很少為人觸及。在中國商人中,他處于低調和張揚之間,個性柔和但卻堅韌,總是在不動聲色間悄然勝出一籌。

    他是中國這三十年的一個標志性人物。1988年,他和他的伙伴蘇啟強創(chuàng)立了用友公司,而且頗有遠見地將這家公司注冊為“私營”,這避免了日后困擾了中國大多數民營企業(yè)的產權問題——用友也是中關村第一家純粹的私營企業(yè)。

    隨后,這家公司先是成為全國財務軟件市場的第一,然后又成為中國管理軟件行業(yè)的領航者。今天,王文京開始頻繁地談論用友如何成為一家世界級的軟件企業(yè)。

    在談論公司的歷史時,王文京認為自己和用友出人意料地順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用友20年的歷史就是一帆風順,只是中間的很多波折,當王文京再談起時,都用輕描淡寫的語氣輕松打發(fā)。比如,1994年,創(chuàng)業(yè)伙伴蘇啟強決定離開用友,王文京的決定是用自己的錢將蘇啟強的股份全部買下;比如,王文京曾經和其他人一樣,無法抗拒來自房地產市場的龐大利潤的誘惑,決定涉足房地產業(yè),最后卻鎩羽而歸,他談起此事時毫不避諱,但也不覺得這是多么嚴重的考驗 (他甚至對我開玩笑說,如果當時決定堅持做房地產,說不定現在公司也很大了);再比如,幾乎所有采訪過他的記者都有印象,王文京在談論競爭對手時的口吻,從來都是一種淡定態(tài)度,似乎毫不在意。

    即使我們認同王文京的說法,用友過去的20年出人意料地順利,那么,我們仍然需要追問一些遺留下來的問題:為什么用友和王文京能夠成為例外,既然所有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面臨的問題他們都會面臨——本土競爭對手的壓迫式進攻、跨國公司強勢進入本土市場、創(chuàng)業(yè)伙伴的離去、資本市場的陰晴不定、國內國際商業(yè)大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

    再者,對于個人而言,在20年的商業(yè)生涯中,他的內心經歷過怎樣的波瀾?商業(yè)對他個人的改變如何?他如何避免大的失???他個人的性格在公司出人意料的順利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在他圓潤和波瀾不驚的面孔之下,隱藏著怎樣一個靈魂?對他來講,商業(yè)的秘訣僅僅在于不犯大的錯誤嗎?即使如此,他又如何能保證自己遠離能夠形成毀滅性打擊的錯誤呢?

    這些問題困擾著那些正在書寫商業(yè)史的作家。據說,當撰寫用友公司二十年歷史的記者翻看完用友保留的公司資料后,為這家公司歷史的平淡感到驚訝;而王文京在記者圈中的口碑則是枯燥——我有一次問他,為什么很多記者都認為你很悶,他笑著回答說:“那可能是因為他們總想讓我講故事,可是我又實在不會”。

    但是即使如此,那些認為他有些枯燥、或者心頭困擾的問題始終無法得到解決的記者也不能否認,他已經全力以赴去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在面對每一次訪問時的認真和耐心是罕見的,即使談話已經進入尷尬的窄路,旁觀者能夠明顯感覺到空氣的凝固和話語的僵硬,他也仍然能夠滿臉含笑問:“還有什么問題?”

    他早年的履歷是:15歲上大學,19歲進入國務院下屬機構做公務員,24歲辭職時是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財務司副科長。我們所知的他24歲之前的歷史基本上由這幾句話構成。

    他很少提起他的早年經歷,但這簡單的履歷已經足夠表明他的早慧和少年老成。他進入大學,以及他到國務院機關工作,都足以構成家鄉(xiāng)的新聞事件——他對我說,在他到機關工作時,家鄉(xiāng)的人開著一輛大客車,送他去坐火車。

    這其中隱藏著很多遐想空間。一個農村出來的年輕人,需要怎樣的努力才能獲得這一切,自不待言。更絕妙的是,雖然他15歲之后出人意料地順利,頗能同現狀共處,但他竟然沒有成為 *** 員——毫無疑問,這個身份能帶給他更多的便利;而他的聰明、早慧和成熟,也應當讓他從大學開始,就成長各級黨組織想要吸納的對象。

    他對家鄉(xiāng)的感覺濃烈卻無法言說?,F在,他把用友的一個呼叫中心放到了江西,他的解釋是,“這純粹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他的同事則說,每次家鄉(xiāng)有什么事情找到他,只要有時間,他總是不跟大家說,悄然飛回江西去參加活動,或者捐出一筆錢。他曾經提到過,他對鄉(xiāng)村擁有一種無法抹去的感情。但是,當我傳給他一份關于家鄉(xiāng)的問題時,他卻拒絕了我的訪問。

    他對自己的公司更抱有無限的熱情和信心,正像亨利。盧斯從沒有出賣過時代公司的股份、山姆。沃爾瑪從1970年沃爾瑪上市到1992年他去世從未賣過自己的股份、沃倫。巴菲特1965年買下波克夏。哈薩威公司后也沒有賣過公司股份,王文京財產中規(guī)模最大的那部分就是他持有的用友軟件(600588)的股份——他通過自己控股的公司如北京用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用友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等來控股用友軟件。他說,通過股權計算他的身價毫無意義,因為他根本不會出售股份,將之變現。

    他對商業(yè)有著自己的思考,從自己的公司在中國商業(yè)史上所處的位置,到商人應該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再到商業(yè)最終的意義,他都有所思索,但卻極少對人言之。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在上海花園飯店第一次見我時,對我宣揚的他對商業(yè)和偉大公司的熱愛。“為什么福特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偉大公司?因為福特把汽車變成了日常消費品,把這樣一種交通工具引入了每個家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為什么GE能夠成功,并且成為一家偉大公司?因為在起步的時候,它用電燈泡給全人類帶來了光明;IBM為什么偉大?因為它的系統(tǒng)把全世界運轉起來了;微軟為什么成功?因為微軟把信息技術普及到每一張辦公桌上,普及到了每一個家庭,帶給人類全新的工作方式。”他說。

    在我對他的最近的一次訪問中,他說,他全部的成就感都來自于自己所做的這家公司,因為“除此之外,我好像也沒做什么別的事情”。在這點上,他同很多表現得頗為自信和天賦逼人的商人不同。索尼公司的大賀典雄曾經在退休時說過,“我最大的意外是,我竟然能夠在一個我本無意從事的行業(yè)走到如此之遠”。新東方的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則說,他在商業(yè)上并無成就感,因為,“我做了這么多年才做成現在這樣”。但是王文京卻毫不掩飾自己的自豪感。這同他對商業(yè)的思索相關:商業(yè)是作用于社會的一種有效方式,而用友正是他作用于中國社會的方式。

    但是他的所有言論僅限于此,他樂于展現出由公司戰(zhàn)略和個人雄心構成的現實圖景,也樂于描繪自己的世界級夢想——他的同事稱他為行動著的夢想家,但記者們樂于打探的商業(yè)背后的爭奪、人性的貪婪和焦慮,在這里從未出現。他似乎從不抱怨,對現狀毫無不滿,而且總是在前進。

    記者和作家凌志軍將王文京描述成一位頭腦冷靜、并且善于保護自己的商人。他深謀遠慮,能夠在危機到來之前就意識到它,并且能將它消解于無形之中。他能夠在激烈的商業(yè)競爭環(huán)境和中國政治環(huán)境之間游刃有余地游走,卻不傷害到自己。在他的辦公室內,既有他同中國政要的合影,也有《商業(yè)周刊》將用友評為“亞洲之星”的報道的大照片。他似乎從來不是一個明星,但是卻沒有人能夠忽略他。他總是以單一的形象出現在媒體面前:干凈的深色西服和白襯衣,大多數時候都系著領帶,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金屬框眼鏡,滿面謙和笑容。但也有證據表明他或許極為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有一次一個記者描寫他仍然在使用一款老款的諾基亞手機,王文京看到這段話之后,從此再也沒人看到他再使用這款手機。

    或許,他內心深處的隱秘世界無人能夠探詢,除非他在某一天,突然綻放出孔雀般的炫耀之心,愿意重新講述他的生存智慧和他貌似順利的經歷,正像某些商人非常樂于去做的那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