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皇帝唐駿遭麥道夫金融詐騙 資產轉舵中資行

2009-08-14 11:03:00      閆蓓

  麥道夫傷害了很多人,包括打工皇帝唐駿。

  “我對此不飽任何希望,這部分損失我已經歸入壞賬沖銷掉了。”唐駿作為麥道夫金融詐騙案的中國受害者之一,理應從其最初委托理財的幾家外資私人銀行獲取相關消息。但事實上,除了他親自問訊時才能得知外資私人銀行將聘任相關律師執(zhí)行司法訴訟程序,最大限度保全客戶資產安全之外,唐駿能做的,只能是無止盡地等待。

  但唐駿不愿接受這樣苦熬的等待。最近他毅然選擇投身中資私人銀行。從2008年年中起,他選中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私人銀行,迷上了他所謂的“尋寶游戲”。融入中資,唐駿綜合配置私人銀行的結論是,每年收益率提升至10%-12%,中資行強大流動性產品的吸引力至少將保持3-5年,外資行短期無可匹敵。

  轉向中資行

  “我是在去年年底參加央視錄影,評說華爾街風暴的時候,正好談及麥道夫案,突然意識到自己同樣被騙了。”唐駿的開場白,的確有些驚訝。

  一貫在投資領域嗅覺敏銳的唐駿,不小心在麥道夫案“摔了跟頭”——但背后的原因,是他對海外私人銀行業(yè)務有著極強的信任度,也不會時常關心自己的資產變動情況。

  “長期以來,外資私人銀行中低風險產品的年回報率都很穩(wěn)定,基本在6%-8%左右。所以我也不大會經常關心它。”唐駿解釋說,這份慣性心理,在2008年底卻交出了一份令他難受的答案。2008年年底唐駿自己估算過,因投資麥道夫基金等海外私人銀行產品,共損失276萬美元。

  讓他唯一生氣的,是每月和客戶們大談宏觀經濟走勢的海外私人銀行投資經理們卻絲毫未提及有關麥道夫的損失及后續(xù)追逃資金的情況。

  吃一塹,長一智。他開始嘗試中資私人銀行的重要動因——看好后者短期、高效、靈活的產品投資風格。

  “中資行向客戶推薦的產品,都是時下最適合中國富豪風格的。”他眼里的國內富豪風格,便是靈活的現金流動性。其運作模式大致如此——銀信合作的信托集合計劃將某些房地產企業(yè)的項目進行融資或未上市公司股權投資業(yè)務證券化,根據不同標的資產進行收益率及風險評估,再通過私人銀行銷售,通俗地講,有點像是“信托項目打包發(fā)債”,這就是“折現價”。

  唐駿對此的投資底線是:“未上市流動股股權抵押,按照市場價格折現3折;優(yōu)質房產,折現4折”。說到這里,唐駿順手指向其上海辦公室窗外的一處高端樓盤,這就是他通過中資私人銀行的投資標的,天天看到它,各類風險基本能“看得清楚”。

  “總好比聽海外私人銀行都高談宏觀經濟,但操作起來讓人對他們能否應對系統(tǒng)性風險感到不放心。”

  據熟悉中資行私人銀行的業(yè)內人士透露,其人情牌也遠遠好于外資同行。

  “投資與消費不同,投資標的都是實實在在,可靠性高,好的資產配置方案和投資產品應該簡單易懂,這樣投資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抱有實體投資觀念的唐駿認為,股票、債券等最常見的投資品種已經完全能夠滿足資產配置的要求,這也是中資私人銀行投資經理很愿和客戶們談論的話題。

  開始喜歡中資私人銀行的唐駿得出結論:初成長的中資行私人銀行有外資行不可比擬的地域優(yōu)勢和政策優(yōu)勢,而這種優(yōu)勢在短期3-5年內都很難被外資行超越。

  從2008年便成為中資私人銀行早期客戶后,他嘗試投資幾次高于10%的短期3-6個月銀行理財產品后,做出大膽的選擇:一方面他把其所設的駐香港私人銀行分行賬戶的部分人民幣資產轉移到了中資行,令其外資行所打理的資產降到最低門檻。唐駿自爆:“有些資產轉移多的賬戶,甚至低于了該行的最低門檻。但外資行對轉移態(tài)度也無可奈何。”[page]

  收益率提升

  全球私人銀行業(yè)務最流行的一句口號,就是綜合配置,簡言之,便是資產多元化分配。

  為了貫徹這種理念,唐駿通過委托三種不同地域的私人銀行業(yè)務——分別委托來自美國、瑞士和中國不同風格的私人銀行,中資行的配置比例迅速上升到全部資產的30%,在香港委托的資產仍是大頭,占50%。而類似“分散投資”的投資模式,令其投資回報率估算,將從曾經的6%-8%收益率提至現在的10%-12%。

  目前為止,他仍保有外資行多個私人銀行賬戶 :“風險最低的一定是外資行私人銀行的綜合配置。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向國際開放,3-5年后中資行私人銀行的高收益優(yōu)勢可能有所減弱。”

  當然,中資私人銀行理財產品也替他打開了另一道“尋寶大門”。精力旺盛的唐駿還充當天使投資人,進入了IPO前夜的私募投資,包括登陸納斯達克的醫(yī)藥公司;以及登陸A股的電力公司,后者是他個人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投資額達到800萬美元;還有中國前三大私人造船廠之一及奇瑞汽車。

  唐駿自稱這筆股權投資的年收益基本能維持在50%以上。“但我還是會考慮到綜合配置,和天使投資的較長持股周期相比,我更偏向中資私人銀行靈活的現金流動性及較高的穩(wěn)定收益。”唐駿說。

  此外,唐駿依然逆于傳統(tǒng)中國富豪思維的最明顯之處是:其個人資產高達數億,卻無一房產,十多年來全家仍住酒店。唐駿的解釋,可自圓其說。“全家人租住在一套250平方米左右的酒店里,一年租金在180萬元。比如買一套類似的房產,價格至少在2500萬元,倘若出租,年收益率不足10%。況且,品質和服務都不如酒店舒服。”“但是我如果拿買房子的資金來投資,那么2500萬元就算20%的收益率,那么一年也能得到500萬元。”唐駿的看法,也并非給買房人潑冷水,只是他個人認為購房時機未到。

  唐駿的資產拼圖

  “在微軟工作3年的,通常就是百萬富翁,這群人也是當地私人銀行的優(yōu)質客戶群,通常私人銀行會主動找上門。”唐駿回憶說。

  第一家來自美國的私人銀行叩響唐駿大門之時,已經是唐駿在微軟工作的第5年。“當時盡管我回國了,美國的私人銀行已調查了解到我的資產規(guī)模,他們選擇找到我太太,她當時仍在微軟美國工作,順理成章地讓我們選擇它們委托管理資產。”由于受微軟慣例因素引導,唐駿第一次接觸私人銀行,就委托該行打理其所有在微軟的收入,占其當時總資產的70%-80%。在擔任微軟中國總裁之時,唐駿的收入超過了1億元。

  至今,美國的一些私人銀行負責著唐駿從微軟獲得的全部收益。美國私人銀行基本推出三種風險承受能力區(qū)間:0%-15%、3%-12%、6%-8%。唐駿選擇的是中間型6%-8%,這一選擇被形象地形容成“每年三選一的服務”。

  唐駿對此笑稱:“按照規(guī)定風險承受能力,私人銀行模型化的投資基本可將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內。身在美國的投資經理會在投資組合納入流行組合時,以多頻次的電話形式跟客戶確認,但幾乎從不謀面。如無意外,每年將以賬單的形式與客戶進行資產收益交流。”

  在他擔任中國大型網絡游戲公司盛大總裁的4年里,其個人收入高達4億元。當時,香港三家外資私人銀行便聞訊趕來,其中包括來自私人銀行起源地某家大型瑞士銀行。由于熟客介紹關系,唐駿便按照各家私人銀行最低門檻,分別投下了一筆錢,年回報率維持在8%-10%之間?;蛟S是對美國私人銀行的充分信任,抑或是自己對每月面訪的審美疲勞,唐駿自言:“他就此幾乎沒有關注過投資收益,直到麥道夫案發(fā)后的央視訪談。”

  “前幾年都還好,高的時候達9.3%,低的也有4%左右,平均下來的確在6%-8%的預期收益之間,跑贏了CPI漲幅。誰知去年一下虧了23%!”由于和海外私人銀行簽訂過“自己擔保收益和風險”的合同條款,唐駿只能自認倒霉。

  “不過麥道夫事件發(fā)生后,投資經理來訪的需求已經減低了。”唐駿略有失望說,“外資私人銀行保證全力追討,好幾個月卻沒有消息。”同時,本周唐駿還收到一份令他哭笑不得的,發(fā)自海外私人銀行對非典型客戶意外貯存的通知,由于他長期不接收客戶賬戶信息信件通知,便由海外私人銀行開戶為其保存,要收取年費68美金。

  “我便開始思考,是不是需要重新考量自己綜合配置的領域,把更多資產交給中資行私人銀行打理。這不只是基于堅挺的人民幣與快速復蘇的中國經濟,還有其產品比較好的收益空間及靈活的現金流動性。”唐駿表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