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鐘情于宅的大佬:馬化騰坐電梯沒被認出來

2013/12/27 16:24      王玉龍

那些“宅”在家里的企業(yè)家大佬

在深圳某小區(qū)的某個房間里,帶著圍裙的任正非正和他的孫輩們愜意地鬧著、瘋著。晚飯后,這個被小孩子圍追的笑瞇瞇的時尚老頭,無拘無束地教著他們玩各種游戲,侃各種話題,沒人去想他的身后屹立著什么樣的大公司、大工廠,生產什么牌子和款式的手機,他的笑聲傳遞出的是長輩的柔情。

任正非:和小孩子一起瘋

其實,與孩子們瘋著、鬧著、侃侃而談的任正非心里有數(shù):產品在巴黎的高調一定比自己高調有效果。此時的任正非正為剛在法國巴黎舉辦的華為手機新品“風花雪月”的“高調”喜悅著。

“你們還說我低調嘛?”感受過現(xiàn)場氣氛的人似乎明白了任正非的高深。

一個“宅男”獨享到的最大的幸福是快樂激起的人生情趣。

這讓他不僅享受了天倫之樂,還學會了幽默輕松的對待媒體。

一貫被視為“低調老板”典型的華為掌門人任正非近日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說:“我一貫不是一個低調的人,否則不可能鼓動十幾萬華為人。我平時在家,都和家里小孩子一起瘋,他們經(jīng)常和我聊天,我很樂意夸夸其談。”

而在之前的企業(yè)家故事里,低調的任正非卻是個“霸氣”十足的老板,他的企業(yè)內部書信、他的文章就像戰(zhàn)斗的“號角”。 一位已經(jīng)離開華為的原高層曾這樣評價任正非:“老板的那種高調、高度,員工無法企及,就是一般企業(yè)家也難以企及。他的霸氣也不適合在公開場合流露。”

也許現(xiàn)在的任正非,更容易讓企業(yè)員工接受。茶余飯后員工也笑著議論幾句:“老板的很多‘散文’表達出的真實情感還是很讓人感動的,他是一個為中國品牌榮譽而戰(zhàn)的商業(yè)英雄。” “老板現(xiàn)在變成一個更低調務實,愛家、愛孩子的大男人了。他的文字與他這個人一樣有血性。”

馬化騰:我依然不喜歡社交

2013年起,清華大學附近的書店咖啡館總有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頭頭們出出進進,那些來自微信的鳥叫聲讓服務員感到特別的自豪。

“血腥的故事開頭了。”內部人偷偷地議論著。

“嘿嘿,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要有大事了。”每當藍山咖啡需要重新續(xù)的時候,一個女服務生就激動地傳遞著“情報”。

冷靜思考,一向是馬化騰的行事風格。受經(jīng)濟危機影響,馬云、王石等人都在談“過冬”的時候,他就說“東方不亮西方亮”。

在深圳大學杰出校友報告會上,馬化騰面對小師妹的拷問時承認了自己甘愿當個“宅男”:“我依然不喜歡社交,也不喜歡應酬。包括對媒體的選擇,我一直都覺得平面媒體比較好,可以這樣隨便聊,我對著攝像機會感覺不太舒服。”

減少了出鏡率,減少了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在家做“宅男”的馬化騰顯然有更多時間勾畫夢想,找到解決辦法。

那是在2006年的秋天,北京某平面媒體需要一張馬化騰的個人照片,一個俏皮的深圳實習生說:“我來搞定,我爸爸認識他。”令女孩兒想不到的是,這個帥氣的書生氣質企業(yè)家僅存的幾張照片還是幾年前拍的。“表情幾乎一樣啊,跟張朝陽、馬云他們沒法比。”女孩子很失望地說。

2007年的一天,混在電梯里的馬化騰好開心:“沒人認出我來”。直到QQ休閑游戲在線用戶突破300萬人請他出席內部慶功酒會和每個人碰杯,才讓員工們看清他的模樣。

在深圳,這個低調的馬化騰,瞄準目標時,卻讓人嚇了一大跳。

在好朋友劉曉松眼里,正是緣于這種低調帶來的好感,劉成為第一個投資騰訊的人。

前不久,馬化騰終于在北京與新浪握手,低調地唱出了“一個高調”,讓每一個微信客戶都對著小圖騰微笑。

劉永好:一個典型的“憨厚大廚”

新希望集團老板劉永好做事業(yè)一輩子“高調”著,但是他卻自稱是“低調宅男”:“下班就回家,讀書、看電視紀錄片、看網(wǎng)絡,做回鍋肉和麻婆豆腐”。

2012年2月的一天,結束了一上午工作的劉永好頭戴廚帽,腰系白色圍裙,一身專業(yè)行頭出現(xiàn)在飼料廠食堂,就是一個典型的“憨厚大廚”。員工們笑著傳開了:“今天老板做飯了。”

據(jù)當時在場的人介紹,劉永好的剝蒜、切菜、切肉、調制醬汁、翻炒原料等一系列細節(jié)絕對到位?;劐伻?、麻婆豆腐很快被大家一掃而光,留給他的是空盤。

“他笑的非常滿足。”員工接受采訪時斷言。

一年365天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shù)膭⒂篮媚膩淼拇髲N手藝?劉永好說:“到養(yǎng)殖場、飼料基地和農戶家實地走訪,只要時間允許,我就下廚,慰勞大家。”

“大廚宅男”劉永好的生活哲學被人這樣總結:“舞勺動鍋中,回鍋肉是他為人處事的方法,他處理事情不武斷,喜歡回鍋反思,有些事情大家覺得難辦了,心灰意冷了,他就回回鍋,讓它熱起來,然后鼓勵大家堅持做下去;麻婆豆腐是他的性格,看似內斂溫和,其實有麻辣強悍的一面;螞蟻上樹是他事業(yè)和資本積累的一個過程。”

張瑞敏:幾十年沒打高爾夫

海爾的張瑞敏,幾十年也沒有打高爾夫。

“業(yè)余時間學習李嘉誠勤奮讀書,看到對管理有用的章節(jié),會復印下來,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提煉出對海爾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然后發(fā)給每個中高層管理人員討論。”

“干澀的業(yè)余生活。”年輕的海爾人這樣調侃過。但是對海爾中高級經(jīng)理人來說,雷打不動的培訓會內容,一定是張瑞敏低調私生活的“精華”。

事實上,張瑞敏匆忙的身影在海爾大廈里一出現(xiàn),員工就知道“有新東西要學習”。幾十年來,從哈默爾、波特、韋爾奇到杜拉克,張瑞敏是海納百川般地去吸納。“我宅在家中的重要休閑就是學習。學習是我終生的事情,許多重大決策都直接來源于學習和研究之后。”

公眾沒有理由不讓快70歲的任正非、張瑞敏、柳傳志們和馬化騰等年輕一輩一起當“宅男”,享受更加私密的時間與空間。尤其是,當媒體人習慣與用過去的傳統(tǒng)方式去猜測、提示公眾,某個企業(yè)家是低調的,某個企業(yè)家是高調的,某個企業(yè)家是瘋狂的,某個企業(yè)家是寧靜的時候,企業(yè)家們已經(jīng)學會了以喜劇的方式讓故事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