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管理理論?

2009-05-10 00:41:13      挖貝網

  佛家講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但作為一個修行者,則只能選定一個法門。如果想每個法門都學一點,則不會有成就。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就像一座大房子開了很多門,你想同時從兩個門進入,那是永遠也進不了屋的。只有“一門深入”,才能“登堂入室”。可一旦進了門,你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哪一個門都可以進來,也可以出去。可是入門之前,找到或者選準一條適合自己的“方便法門”卻并非易事。

  愚頑的同事喻偉為了尋找進入廠附近的仙巖風景區(qū)“免票”路徑,曾經“證悟”了一次這個道理。從風景區(qū)的外圍觀看,怎么看也只有收門票的那一條路好走,周圍的山間小路一條條,就是不能斷定那一條可以進去。盲目上山,十次有九次是要“誤入歧途”的??墒且坏┻M去了,從里面向外找路,就變得非常容易,只要稍稍偏離一下主游覽路線,就能找到一條新的出路(當然就是下一次的進路)。

  啥學問都是這么個理兒。

  從一條路進來了,不能就認為這世界上只有這一條路。無論是學什么的,如果只記得一條道,也就和在饑餓狀態(tài)下訓練走迷宮的小白鼠一樣,一旦這一條道被堵死了,就走投無路了。其實這就是迷信。

  “迷信”有很多種,不是宗教、精神領域里的專利。有的人迷信鬼神、有的人迷信金錢、有的人迷信權力,還有人迷信科學。俺說有人迷信科學,可能讓“有人”犯暈了:科學和迷信不是形同水火嗎?世界上的事情偏偏就這么怪,“有人”就能把拿科學當成迷信的對象,連一點科學精神都沒有,還以為自己很科學。譬如有一位院士,不去做一個科學家該做的事,硬說中醫(yī)沒有遵循“假說-驗證”的科學研究方法,就是“偽科學”,其實他忘記了一個事實,就是中醫(yī)誕生之日,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科學方法存在于世,當然也不可能自稱是科學,當然也就沒有“偽”過(稱之為“非科學”則比較恰當)。

  能入門的就會“信”,能出門的才會不“迷信”。但這世上能入門者多,能出門者少。

  知道這世界上有許多條認識路徑,就不要認為只有自己走過的那一條路才是路。

  譬如科學研究的“假說-檢驗”方法是一條很好的認識路徑,特別是對于象物理學所處理的對象的認識過程中,是有非凡效果的。這條路徑既然能夠走通,而且走得人還很多,可能也已經修成了高速公路,那就不失為一條好的路徑。但就算這條路修得在好,也僅僅是一條路而已。最好的路也不等于唯一的路。

  那么怎樣評價一條路呢?首先是這條路能夠走通,也就是有效;其次是這條路走起來效率高,或者是路徑最短,或者是道路最寬,總之能夠讓你盡快的達到目的地,就是好路。當然更重要是要適合你走。如果你開著寶馬車,走高速公路最好,山間小道打死也開不上去。如果你開一輛手扶拖拉機,還是走走鄉(xiāng)間機耕道比較合適。

  認識世界的路經本來就很多,那么四萬八千法門哪一個門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作用。譬如科學認識方法,譬如藝術認識方法,譬如哲學認識方法,譬如佛家的認識方法,譬如中國的太極認識方法,不過是一個大屋子的不同的門而已。

  愚頑和同事周日經常相約攀登廠附近的大羅山,我們總是從茶山一側開始登山,可以上的山來,就會碰到很多從仙巖、從瑤溪、從龍灣方向登上來的有人。不同路徑上山的人在山頂上相遇,正好可以對話交流,也沒見那一撥人硬說其他路徑上山的人是“偽登山”。

  四萬八千法門都可以登堂入室,四萬八千法門入室的人可以相互交流,講述另一條登山的路上的風景,那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交流平臺——大家登的是同一座山。不同的認識方法,經驗的、科學的、藝術的、哲學的、佛家的、道家的、儒家的、西方的、中國的……也許還有不同宗教的,也有一個對話的平臺,那就是我們擁有共同的人類生活,而生活方式的細微差異,則更顯出人類文化、知識的豐富性,沒有必要一定要把其他方便法門得來的認識成果統(tǒng)統(tǒng)消滅。

  回到企業(yè)管理來。

  對于企業(yè)這樣一個事物,大家的認識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管理學也被稱為叢林之學。有人從一個角度似乎讀懂了企業(yè)這本大書,就以為自己發(fā)現(xiàn)了企業(yè)的“本質”,掌握了“真理”,其他人說的統(tǒng)統(tǒng)不對。

  其實,人們對企業(yè)、對管理的從不同視角總結出來的不同的理論,也都是一些方便法門,或者如韋伯所說,是一些“理想類型”。理想類型能夠幫助我們把握事物的一些特征,而且不同的理想類型可以幫助我們把握不同的特征,但不是那一個理想類型就真的掌握的“本質”,就是唯一的“真理”了。其實哪一個理想類型也不等于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

  如果在把“鏡頭”拉近一些,還可以發(fā)現(xiàn)企業(yè)中的每一個活動都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發(fā)現(xiàn)一些特征,總結出不太一樣的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這個活動,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開展這項活動,但不能說哪一種認識就把握本質,就是唯一的真理。

  當然,不同的“理想類型”作為認識與制定行動方案的工具,是相互競爭的,選擇的依據是有用、有效、方便、適用。

  再就是,選定一種“理想類型”,往往需要更多的支撐者,這又是“模式語言管理”的基本原理了。模式語言中的模式,也不過是方便法門,沒有哪個模式是“本質”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