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來品牌營銷顧問機構(gòu)總經(jīng)理 婁向鵬
正當臺灣首富郭臺銘深陷美國“偷稅門”之際,由他投資1億元人民幣拍攝的電影《白銀帝國》在內(nèi)地公映了。郭臺銘常常以晉商自榮,拍一部反映晉商的片子,拍一部反映中國人商德的作品,更直白地說,是為郭臺銘找一座精神門,塑一件精神袈裟。這是他的內(nèi)心所需。
郭臺銘最近確實比較煩。一方面戴著世界電子代工之王、臺灣科技首富、全球華人標桿企業(yè)家的榮譽桂冠,一方面飽受“血汗工廠”、“獨裁、霸道的資本家”、“跳樓門”、“偷稅門”、“官司門”、“八卦門”等諸多指責和批判,以及中年喪妻失弟的煎熬和痛苦。
在這冰火兩重天的遭遇面前,在種種窄門面前,郭臺銘需要開啟更為寬廣的三扇門:精神門、形象門和升級門。
其實,郭臺銘在獨裁、霸道、摳門的另一面,早已是隱形慈善家。不斷有各種各樣的“門”鎖住他,這可能主要源于他對內(nèi)太獨裁,對外樹敵太多交惡太多,不善于進行媒體公關和口碑、形象管理。
但在一個赤裸的年代,堅硬的心也會顯得蒼白,一個謠言或危機事件都可能會動搖商業(yè)帝國的根基。這次的“偷稅門”事件,就在海外造成不小的震蕩。事實上,郭臺銘也多少意識到了這一點。多事之秋,郭臺銘也在醞釀變化。
《白銀帝國》只是郭臺銘精神超越的一個符號和載體。如果一定要從劇中找到寫照的話,那康老爺就是他的前半生,康三爺就是他的后半生?!?/p>
相關閱讀